-->

《舞动的城——中国原创音乐剧东莞现象观察》序言

来源:中国文化观察网 作者:毕中林  发布时间:2018-10-05 11:39
      音乐剧是一门以戏剧为基础,以音乐为核心,以舞蹈为表现形式的综合舞台艺术,通过故事性的讲述和人物的刻画来实现艺术的娱乐化。音乐剧在欧美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依然花繁锦簇,续写着以往灿烂的光辉。而在中国,音乐剧还处于初始阶段,经过艺术家们十几年的艰苦探索,目前也正方兴未艾,日益呈强盛之势。中国音乐剧尤其是原创音乐剧,仍处于不断摸索的发展阶段。在全国的版图中,广东东莞市通过“十年生聚”和锐意创新,在中国音乐剧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容忽略的重要一笔。
      自2007年以来,东莞先后创编生产了《蝶》《爱上邓丽君》《王牌游戏》《三毛流浪记》《钢的琴》《妈妈再爱我一次》《聂小倩与宁采臣》《啊!古岭》等10多部原创音乐剧,并提出了打造“音乐剧之都”的恢弘构想,先后获得国内外的许多重要奖项,成为目前国内生产原创音乐剧作品最多的城市。东莞也探索性地实行市场运作的“五合一模式”,即“政府扶持、指标监管、企业承办、项目办团、院线营销”模式。十年的坚持,让东莞在音乐剧收获丰厚,荣获了全国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特别奖、文华优秀剧目奖,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特别大奖,广东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被业界专家和媒体称为“中国音乐剧发展的东莞模式”。
      音乐剧也刷新了东莞这座城市的文化形象。这是东莞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文化成果,也是东莞在推动中国音乐剧艺术和产业发展中所做的贡献。十年间,东莞一直坚持走发展原创音乐剧之路。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展示的是东莞这座城市以原创能力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创新力。十年探索路上,她凭着改革开放前沿地勇闯敢干的精神诠释了一种观念的创新,文艺市场运作模式的创新。
      著写出版《舞动的城——中国原创音乐剧东莞现象观察》,初衷并非为了给东莞贴金或表扬,而是作为一种阶段性的总结和回顾,为东莞提供一种思考的维度。曾经的鲜花与掌声、质疑与批判,以及当下的荣耀与不足,都值得细细体味与审视。对于认识东莞发展原创音乐剧的意义,我自始是站在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视角与高度来打量的。东莞的文艺实践也表明,文化的创新能力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也是增强城市文化发展活力的关键。透过东莞的这种坚持,不难发现,只有大力推进以原创力为核心的文化内容创新,才能创作和推出大批内容生动健康、形式新颖多样、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另一视角看,东莞始终坚持音乐剧的原创之路,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梦想和人文情怀。其原创精神的根须已触到了时代与社会最贴近大地与民众的角落,碰到了民众心中最敏感的神经。可以说,这些“莞产”音乐剧无不以艺术的独特触角演绎着人性的光辉和理想主义的光芒。
      《舞动的城——中国原创音乐剧东莞现象观察》是一本述评性著作,通过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塑造的理论维度来阐述东莞为什么选择音乐剧;立足于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现状来凸显东莞音乐剧坚持走原创之路的贡献;对东莞部分优秀剧目进行剖析,深度解析精品艺术在引领民众审美取向上的意义。东莞模式既是对中外音乐剧固有路线的继承,更是一种创新求变。
      本书从策划到付梓出版历时两载,我深感意义非凡责任重大,整个著写过程本身也是一段学习思考历程,也是一项较大的文献检索工程。本书也广泛吸收了国内研究音乐剧诸多学者的最新成果。在此特别感谢南京艺术学院退休教授居其宏先生,他多年来致力于中国音乐剧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为本书在学理和学术上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库源。正是因为有了众多音乐剧研究专家的成果基础和大力支持,为我的著述工作开启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视野,从而也奠定了本丛书的价值和意义。
      由于该书工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如中国音乐剧本身发展在探索中前行,著述内容难免挂一漏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毕中林
                                                                                     2016年10月
《舞动的城——中国原创音乐剧东莞现象观察》序言(图1)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