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宝安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全民健身有机融合的思考

来源:中国时代文化网 作者: 梁海洋  发布时间:2023-12-17 18:45

                              

一、加强宝安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全国各族群众及社会个人在比赛、体能培训、健身运动等竞技性体育运动技艺与能力发挥活动中,所用的设备、工具、活动场所及相关民俗文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特质“非物质形态”、“活态化”、“传承性”、“专属性”、“不可再生性”,而且具备自身独特的性质“健身性”、“民俗娱乐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等我们可以通过保护和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社区、深入校园、深入企业,深入千家万户,进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另外,我们通过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全民健身有机融合,能够大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民众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同时也为宝安区的体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打造有湾区宝安特色的群众体育品牌。

宝安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作为深港文化之根,宝安自东晋咸和六年设新安县府至今,有着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宝安区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对宣传推广宝安的城市形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宝安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现状和分布情况

宝安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优势,多项本土发展、或由历史迁移传承至今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均起源于宝安,并扎根“安家”于宝安,为宝安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创造了优质的主观条件。

宝安区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2项、省级非遗项目9项、市级非遗项目22项、区级非遗项目46项。其中,作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宝安区沙井街道的华林螳螂拳、松岗赛龙舟,以及移居宝安的八极拳和洪佛拳等。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安区的体育文化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同时,这些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宝安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舞蹈类包括新安上川黄连胜醒狮舞、松岗七星狮舞、新桥舞麒麟、径贝舞麒麟、黄麻布醒狮舞、河东醒狮舞等等。这些传统舞蹈既是宝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具有高度体育性质的表演形式。通过舞蹈展示着体魄力、协调性和节奏感,不仅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促进了全民健身。宝安区区级非遗项目46项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8项,在宝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总占比为18%,而在国家级项目中,由于两个国家级项目都属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级别项目在全区同级占比高达100%;另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区省级项目中占比为17%,在全区市级项目中占比为57%。由此可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宝安区乃至深圳市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宝安区目前的全民健身基本现状分析

1)全民健身品牌活动蓬勃发展

全民健身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安全和民族复兴大业,是体育工作的基础、主体和重点。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是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内容。我区目前现有体育类社会组织44个,社会体育指导员7684人,常年举办“宝安杯”“宝体杯”“体彩杯”等常规系列群众性赛事,2021年、2022年成功举办首届和第二届“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全区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1007000场以上,全区经常(一周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43.6%(全国37.2%,全省40.6%,全市43%)。体育场馆常年免费开放,年均接待休闲健身人群500万余人次,青少年万人体育技能公益培训累计培训超9万人次,线上课程教学播放量超100万人次,先后4次获评深圳市“百佳市民满意项目”。

2)全民健身理念深入民心

全民健身的蓬勃开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民性特征。宝安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区建设,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坚持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不少于 110 项、7000 场次,同时积极办好宝安区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万人长跑等群众性精品赛事。2022年我区成年、老年人经常锻炼人群(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每次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时间30分钟以上)的比率达到17.5%。宝安区成年、老年人体育锻炼目的排行前三位分别是强身健体(42.6%)、休闲娱乐(17.3%)、和缓解压力(13.1%);成年、老年人主要体育锻炼项目前三位是慢跑(31.9%)、健步走(23.1%)和球类(16.5%)。

3)全民健身设施稳步推进

全民健身设施的完善是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截止2022年12月,宝安区现有各类文化设施为2871处、面积142.57万平方米,体育设施3612个、面积482.3万平方米,文化、体育设施总面积均排在全市各区首位。在街道一级,宝安区积极推进“一街道一文化艺术中心一体育中心”建设,建成石岩、福永、沙井、松岗4个街道文化艺术中心和西乡、石岩、松岗3个街道体育中心;在社区一级,大力推进体育健身小场地建设,完成健身路径、篮球场和网球场等432个社区体育项目建设。截至2022年12月,全区体育场地总数量为8484个(其中篮球场1226个、乒乓球场883个、羽毛球场556个、足球场220个、网球场112个、排球场62个、全民健身路径626个、游泳场149个),总面积为616.19万平方米,占全市的20%,总面积全市第一,人均面积为1.37平方米。 

四、关于宝安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全民健身有机融合的几点思考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并与体育活动有机融合的文化遗产项目。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全民健身活动有机结合,通过保护和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促进全民健身的目的,让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力度,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一是要大力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力度,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打造沉浸式的体育非遗活动,让市民群众不仅可以近距离地欣赏传统体育的风采,亲身参与体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无穷乐趣二是要加强与全区各个体育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宝安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全民健身的有机融合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参与与支持,社会组织在宝安区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引人入胜的舞龙舞狮、赛龙舟、八极拳、舞麒麟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浸式现场体验活动,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互动交流中,让市民群众成为非遗传统体育项目的关注者、参与者和传播者。

(二)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健全全民健身运行机制。一是大力普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民健身文化,将全民健身理念和知识融入义务教育教材,打造一批科学健身传播平台,加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全民健身公益广告创作和投放力度。二是以需求为导向配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引导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区级和街道级公共体育场馆示范作用,挖掘现有体育中心(体育馆)用地建设空间,在不影响场馆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利用闲置的边角地带因地制宜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海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大力健全促进全民健身制度性举措,扩大公益性和基础性服务供给,提高参与度,增强可及性,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体育健身生活的需求。

(三)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补齐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短板。一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鼓励建设智慧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健身中心,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投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二是统筹落实省“十四五”时期县(市、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补齐短板目标,至少建成1个以上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夯实社区全民健身基础。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培育一批融入社区的基层群众性体育运动协会的中小型体育场馆。三是在社区设立健身活动站点,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组织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四是加快推动文体设施规划建设,落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工作目标,争取尽早建成10个街道级全民健身中心,并参照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标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特色先行示范区需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品质配套、高效率运营,尽快形成布局合理、配套齐全、运营持续的高水平文体设施体系,让群众在学习体验舞龙舞狮、赛龙舟、八极拳、舞麒麟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时,确保“三个有”:有平台、有载体、有内容。

(四)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力度,做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生活化传承助力文化产业建设

要坚持行活学活用,切实把调查研究成果运用好,大力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转化力度,推动新安上川黄连胜醒狮舞、松岗七星狮舞、新桥舞麒麟、径贝舞麒麟、黄麻布醒狮舞、河东醒狮舞、八极拳、螳螂拳(华林)等宝安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作用,做好生产性保护、生活化传承,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日常,让文创产业成为宝安区的旅游手信、必买礼品,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文化产业+体育非遗”、“旅游产业+体育非遗”、“体育产业+体育非遗”融合创新新格局。 梁海洋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