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之秀和《走向都市的女人》

来源:三秦都市报 - 三秦网 作者:景保  发布时间:2016-11-23 13:51

陈之秀和《走向都市的女人》(图1)

  作者简介

  陈之秀,笔名蓝月。1977年出生于四川省渠县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在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后去兰州、成都打工,卖保健品、开理发店,送过报纸,当过“枪手”(不署名给老板写自传),编过学生书稿,先后在《优尚生活》杂志、《华西都市报》、《四川农村》杂志任编辑,2007年到北京主编《火花》杂志,后去《中华新闻报》、《商品与质量》周刊、《保健时报》任编辑、新闻中心主任,现为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界》杂志编辑、记者。现为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石景山作家协会会员。她撰写了大量诗歌、散文、深度报道和名人专访,诗歌、散文、小说被收入多种文集,不少文章在《赤子》杂志、《中国老年》杂志、《火花》杂志、《中国纪实》杂志、《中华新闻报》、《中国铁路地理》杂志《健康大视野》杂志、《青春期健康》杂志、《食品界》杂志、《楚天文学》杂志、《中国中学生报》、《国防时报》、《华西都市报》等刊物发表,有文章被《光明网》、《文摘报》、《广州文摘报》、《党政论坛》、《保健养生指南》等主流媒体转载。出版有长篇小说《成都情史》、《我能不能复活》。

  新书《走向都市的女人》介绍

  《走向都市的女人》是一部反映农村女孩追寻梦想、励志成才故事的长篇小说,该书由新华出版社作为重点立项出版,现已正式发行。

陈之秀和《走向都市的女人》(图2)

走向都市的女人-立体

  该书中故事从1977年写起,时间跨度达30多年,以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多多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描述了主人公及其同龄人孩童时的忧愁与欢乐、少年时的迷茫与追寻、外出打工时的坎坷与磨砺、追寻梦想过程中的奋进与思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人物身边及中国城乡之间的巨大变化,揭示了新事物、新观念给人们的思想和习俗带来的冲击和转变。小说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在农村女孩励志成材的故事中,书写了一部新时代的史诗。

  著名心理专家王建一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创作原型,塑造了一位农村女孩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女性形象,细腻地描摹了各种人物的内心状态,为当今的年轻人树立了可亲可敬的学习榜样。

  作家陈之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创作原型,在书中塑造了一位农村女孩多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女性形象,细腻地描摹了各种人物的内心状态,为当今的年轻人树立了可亲可敬的学习榜样。小说告诉人们:只要有梦想,“草根”也会有春天!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王火评价:此书运用民间叙事手法,坚持平民立场,贯彻隐喻结构,吸纳地方语言,是新写实主义的一部力作。《人民文学》原副主编、编辑家崔道怡称赞,这是一部具有纪实素质的小说,笔墨平实而情真意切,一位中国农村普通女孩的意志与成就,当能给予读者感染和激励。著名邓小平理论研究专家李学明说:该作品热情歌颂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反映了中西文化对撞给人们的思想和习俗带来的冲击,书写了一部新时代的史诗。知名财经评论人、电视策划人、专栏作家石述思表示,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孩,成长为一名记者、作家,这决不是“丑小鸭变天鹅”的童话故事,而是作者的真实写照。它充分说明,只要有梦想,“草根”也会有春天!

  新书《走向都市的女人》这是一部乡村连接都市的作品。这是一个乡村女孩蜕变为都市丽人的成长故事。书中主人公及其周围人物的人生经历,喜怒哀乐,追梦圆梦,或许也有你的影子。

  总结工作业绩

  1996年夏,陈之秀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一则全国青年爱情诗歌大赛的征稿,于是即兴写了一首诗《无题》,然后按照刊物上面的通信地址寄去。没想到,几个月后,这首诗被收入获奖文集出版。只是因为手写的名字,编辑把“之”字看成了“元”字,于是作者“陈之秀”变成了“陈元秀”。

  此后,撰写了大量深度报道和名人专访,被十余家主流媒体刊登或转载;业余时间创作的诗歌、散文等作品刊登于各报刊杂志或收入各种文集。2008年出版长篇小说〈成都情史〉、〈我能不能复活〉,2015年出版长篇小说〈黑夜的眼睛〉,2016年出版长篇小说〈走向都市的女人〉。其事迹及作品评论刊发于〈文化月刊〉、〈民生周刊〉、〈当代工人〉杂志、《食品界》杂志、〈廊坊日报〉、〈达州晚报〉等纸媒及六十多家网媒。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人物空间”栏目在2016年9月,对其进行了两期长达一小时的专题报道,“遇言不止”节目录制了她的演讲视频,在腾讯等多家网媒播放。

陈之秀和《走向都市的女人》(图3)

  成长经历

  随着一篇篇作品的发表、一部部长篇的问世,“陈之秀”这个名字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媒体平台上。在赏析她的作品、赞叹她的成功的同时,却很少有人知道她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以及走向成功之路的秘诀。

  贫困的童年铸就了她不屈的意志

  陈之秀出生于四川省渠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时,还是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农民生活还很贫困,而她家又是生产队中最贫困的一户,因此,饥饿常常伴随着她,使她每日唯一的愿望就是填饱肚皮。为此,她偷拿过供奉在土地庙中的零钱去买糖吃;亲戚家的柑子还没成熟,她就整天在树下张望;就连邻居家打了农药的桃子,她也急急地吞进肚里,以至于被邻居发现后给她灌肥皂水洗肠......尤其使她难忘的是,因为她家没有男孩,父母曾在她四岁多时打算把她送给别人以换回一个男孩,她闻讯后吓得躲进自家的猪圈,慌乱中烫伤了胳膊…..这件往事给她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使她暗暗在心里发誓,长大后一定要超过村里所有的同龄人,让父母没有后顾之忧,这也成为她后来发奋读书的动力。因为她知道,只有靠优异的学习成绩,才能跳出“农”门,做一个城里人。就这样,凭着自己的努力,她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上了初中。只是由于当地的师资条件很差,家里又没有钱、也没有门路送她上职高,初中毕业后,她就走上了社会,开始了她的寻梦之旅。

  社会的历练增强了她自立的勇气

  初中毕业后,她仅用三个月的时间,拜师学习了理发技术,然后向母亲借了1000多元钱,在镇上开了个理发店,很快就还清了借款。但她始终感到镇里的天地太狭小了。于是陈之秀跟着亲戚到兰州,开始了打工生涯。她在一家商场当服务员站柜台。陌生的城市里,她没少遭罪。

  初到兰州,陈之秀最初的两个晚上住在西站招待所,第三天下班之前亲戚与他约好,下

  班后在商场门口会合,带着她去新租房的地方住。但商场有几个门,亲戚没说清楚具体是哪个门,导致陈之秀没等到亲戚。到半夜了陈之秀也没等到亲戚,只能凭印象朝西站招待所走去。路上,两个心怀不轨的中年人上来纠缠,陈之秀一边喊叫一边没命地奔跑,终于冲上公交车。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她还直呼后怕,“如果当时我没挣脱,不知会发生什么事,还会不会有今天的我。”

  虽然只是售货员,陈之秀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工作间隙,偷偷捧着杂志阅读,但还有些顽皮的陈之秀,在看了杂志后,又见临柜的柜台有滑板,从没玩过滑板的她有些心动,便拿出来试滑,刚好被巡场的经理发现后当场开除了。陈之秀只得自谋职业,自己摆摊卖保健品。时间充裕了,她的书看得更勤了,偶尔也动笔写写文章。

  这时,老家村里有人在成都念职业学校,据说毕业后可以安排工作。父母听说后,劝她回来继续上学。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陈之秀高兴不已,赶紧坐火车返回老家。可是学费不菲,母亲跟她商量,毕业之后挣了钱必须还给家里。陈之秀算了一下,几年下来学费、生活费要好几万元,人生还没开始就背上了债。

  权衡很久,她忍痛放弃了这个机会,开始了第二次流浪。

  这次她到了成都。陈之秀重操旧业,在商场租下一个保健品专柜,既当老板又做服务员。白天,她卖力推销产品;晚上,报名参加自学班学习。

  随着国家政策的完善,保健品越来越不好做了。陈之秀在成都重操旧业,开起了理发店。开理发店也不闲着,有顾客理发的时就理,每顾客时就看书写作。为了弥补自己书本知识的不足,一有时间就投身到茫茫书海之中,畅饮知识的甘泉。在几年时间里,她几乎阅遍了图书馆可以外借的所有外国作家所写的长篇名著,这为她以后从事长篇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之秀和《走向都市的女人》(图4)

  师友的帮助加速了她成长的进程

  她常说,她能有今天的一点成绩,离不开那些真心帮助过她的老师和朋友们。在这些“贵人”中,既有著名老作家马识途、著名边塞诗人杨牧、著名评论家冉云飞等,还有李同宗、贾西贝等文学前辈。她清楚地记得,当她第一次采访马识途时,紧张地不知说什么好,马老却亲切地让她坐下,向她谈了对年轻作者的殷切希望,并给她拟就了《马识途与青年作家说了些什么》的标题,使她感受到老一辈作家对年轻人的厚爱。

  她同样不会忘记,在她还没有写过长篇小说时,贾西贝老师就主动向她约稿,并支付稿费,鼓励她放手去写。初稿完成后,贾西贝老师又请有经验的冉云飞给她审读,提出修改意见,使她很快就掌握了长篇小说创作的规律。后来,她采访的贺敬之、柯岩等文学大家,也无不给予她悉心的指导和鼓励。

  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陈之秀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父母和家庭上。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只有坚持自己的梦想,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善于向身边的老师和朋友学习,懂得感恩,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可,取得真正的成功。 (景保)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